01
什么是非法集資?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10﹞18號),非法集資是違反國家金融管理法律規(guī)定,向社會公眾(包括單位和個人)吸收資金的行為。非法集資行為需同時具備非法性、公開性、利誘性、社會性四個特征要件:(一)未經有關部門依法批準或者借用合法經營的形式吸收資金;(二)通過媒體、推介會、傳單、手機短信等途徑向社會公開宣傳;(三)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股權等方式還本付息或者給付回報;(四)向社會公眾即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
02
目前銀行利率及正規(guī)金融機構理財收益有多高?民間借貸利率有什么規(guī)定?
按照目前央行公布的基本利率,一年期存款利率為1.5%,二年期存款2.1%,三年期存款2.75%;半年期貸款利率為4.35%,一年期貸款4.75%,一至五年期貸款4.90%。由于目前實行利率市場化,各銀行機構具體存、貸款利率請以各銀行機構公布的利率為準。經了解,目前銀行、保險機構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最高能達到5%左右,具體產品及收益率可查詢各金融機構官網。關于民間借貸,最高人民法院2015年8月6日發(fā)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兑?guī)定》明確,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央行年貸款基準利率4倍,出借人有權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但如果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央行年貸款基準利率4倍,法律不予支持。
03
非法集資有哪些表現(xiàn)形式?
(一)不具有房產銷售的真實內容或者不以房產銷售為主要目的,以返本銷售、售后包租、約定回購、銷售房產份額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二)以轉讓林權并代為管護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三)以代種植(養(yǎng)殖)、租種植(養(yǎng)殖)、聯(lián)合種植(養(yǎng)殖)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四)不具有銷售商品、提供服務的真實內容或者不以銷售商品、提供服務為主要目的,以商品回購、寄存代售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五)不具有發(fā)行股票、債券的真實內容,以虛假轉讓股權、發(fā)售虛構債券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六)不具有募集資金的真實內容,以假借境外基金、發(fā)售虛構基金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七)不具有銷售保險的真實內容,以假冒保險公司、偽造保險單據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八)以投資入股的方式非法吸收資金;(九)以委托理財的方式非法吸收資金;(十)利用民間“會”、“社”等組織或假借農民專業(yè)合作社之名非法吸收資金;(十一)以投資黃金等名義,以高利吸引社會公眾投資;(十二)以發(fā)展農村連鎖超市為名,采用召開“招商會”、“推介會”等方式,以高息進行“借款”;(十三)以投資養(yǎng)老公寓、異地聯(lián)合安養(yǎng)等為名,以高利誘導加盟投資;(十四)借助網絡借貸平臺、眾籌平臺等新型互聯(lián)網金融形式進行的非法集資活動;(十五)其他非法集資活動。
04
參與非法集資的損失誰來承擔?
根據我國法律法規(guī),因參與非法集資活動受到的損失,由參與者自行承擔,而所形成的債務和風險,不得轉嫁給未參與非法集資活動的國有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以及其他任何單位。債權債務清理清退后,有剩余非法財物的,予以沒收,上繳中央金庫。經人民法院執(zhí)行,集資者仍不能清退集資款的,應由參與者自行承擔損失。在取締非法集資活動的過程中,地方政府只負責組織協(xié)調工作。這意味著一旦社會公眾參與非法集資,其利益不受法律保護,所受到的損失不得要求政府、有關部門和司法機關承擔。
05
集資詐騙罪需要承擔什么法律后果?
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條 【集資詐騙罪】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2、《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guī)定處罰。
01
什么是非法集資?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10﹞18號),非法集資是違反國家金融管理法律規(guī)定,向社會公眾(包括單位和個人)吸收資金的行為。非法集資行為需同時具備非法性、公開性、利誘性、社會性四個特征要件:(一)未經有關部門依法批準或者借用合法經營的形式吸收資金;(二)通過媒體、推介會、傳單、手機短信等途徑向社會公開宣傳;(三)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股權等方式還本付息或者給付回報;(四)向社會公眾即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
02
目前銀行利率及正規(guī)金融機構理財收益有多高?民間借貸利率有什么規(guī)定?
按照目前央行公布的基本利率,一年期存款利率為1.5%,二年期存款2.1%,三年期存款2.75%;半年期貸款利率為4.35%,一年期貸款4.75%,一至五年期貸款4.90%。由于目前實行利率市場化,各銀行機構具體存、貸款利率請以各銀行機構公布的利率為準。經了解,目前銀行、保險機構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最高能達到5%左右,具體產品及收益率可查詢各金融機構官網。關于民間借貸,最高人民法院2015年8月6日發(fā)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兑?guī)定》明確,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央行年貸款基準利率4倍,出借人有權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但如果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央行年貸款基準利率4倍,法律不予支持。
03
非法集資有哪些表現(xiàn)形式?
(一)不具有房產銷售的真實內容或者不以房產銷售為主要目的,以返本銷售、售后包租、約定回購、銷售房產份額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二)以轉讓林權并代為管護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三)以代種植(養(yǎng)殖)、租種植(養(yǎng)殖)、聯(lián)合種植(養(yǎng)殖)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四)不具有銷售商品、提供服務的真實內容或者不以銷售商品、提供服務為主要目的,以商品回購、寄存代售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五)不具有發(fā)行股票、債券的真實內容,以虛假轉讓股權、發(fā)售虛構債券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六)不具有募集資金的真實內容,以假借境外基金、發(fā)售虛構基金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七)不具有銷售保險的真實內容,以假冒保險公司、偽造保險單據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八)以投資入股的方式非法吸收資金;(九)以委托理財的方式非法吸收資金;(十)利用民間“會”、“社”等組織或假借農民專業(yè)合作社之名非法吸收資金;(十一)以投資黃金等名義,以高利吸引社會公眾投資;(十二)以發(fā)展農村連鎖超市為名,采用召開“招商會”、“推介會”等方式,以高息進行“借款”;(十三)以投資養(yǎng)老公寓、異地聯(lián)合安養(yǎng)等為名,以高利誘導加盟投資;(十四)借助網絡借貸平臺、眾籌平臺等新型互聯(lián)網金融形式進行的非法集資活動;(十五)其他非法集資活動。
04
參與非法集資的損失誰來承擔?
根據我國法律法規(guī),因參與非法集資活動受到的損失,由參與者自行承擔,而所形成的債務和風險,不得轉嫁給未參與非法集資活動的國有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以及其他任何單位。債權債務清理清退后,有剩余非法財物的,予以沒收,上繳中央金庫。經人民法院執(zhí)行,集資者仍不能清退集資款的,應由參與者自行承擔損失。在取締非法集資活動的過程中,地方政府只負責組織協(xié)調工作。這意味著一旦社會公眾參與非法集資,其利益不受法律保護,所受到的損失不得要求政府、有關部門和司法機關承擔。
05
集資詐騙罪需要承擔什么法律后果?
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條 【集資詐騙罪】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2、《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guī)定處罰。